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教学第一阶段工作报告

作者:杨凌辉 时间:2020-04-04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疫情防控期间

在线教育教学第一阶段工作报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及高等学校发出了疫情防控期间“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后,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高校设计学类专业的在线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指导和倡议。云南艺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和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稳步有序地推进“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和管理工作。

一、在线教学工作情况

为应对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指委、省教育厅和学校等上级部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于202029日发布了《设计学院关于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执行网络在线教学和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安排和指导了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春季教学实践、毕业生毕业环节及相关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311日和314日,为进一步推进和加强设计学院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实施工作,设计学院相继发布了《设计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实行网络在线教学和管理的补充通知》和《设计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及管理的重要通知》。在各项《通知》研究制定和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学院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学校分管领导认真督促、狠抓落实,各系部群策群力、协调配合,教学和管理工作稳步开展。

设计学院在线教学执行方案覆盖了所有开办的专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动画和建筑学),共计5个年级、52个班级、1921名学生和143门次专业课程,主要使用的是“超星+腾讯课堂”在线教学平台和课程平台资源,同时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选用相关的智慧教学工具。为确保在线教学顺利开展,达成线上线下等效同质,学院为每位任课教师配备了耳麦、摄像头、数位板等教学设备,并积极搭建和使用共享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对于部分不具备网络在线教学条件的课程,采用系部在线教研会、专题班会、在线辅导、布置课程预习作业、读书笔记和速写日记等方式,有序推进课程的教学和辅导。

 

二、专业在线教学相关分析

    (一)各专业的在线教学情况分析

疫情防控期间,设计学院8个本科专业共开设41门线上课程,其中7门理论课,32门实验/实践课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开课门次达到143门次,参加在线教学教师69人,参与在线学习学生1921人。具体如下:

各专业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使用多种在线教学平台和智慧工具开展教学,教学方式主要以直播、线上研讨、作业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授课。使用线教学平台和智慧工具主要是超星尔雅、微信、Zoom会议、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等。随着在线教学的不断推进,课程教学计划与方案也在不断调整完善,目前教学运行逐渐稳定,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效果和质量日益提升。

 

各专业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基本情况统计

专业

开设课程门数

任课教师应到人数

任课教师实到人数

教师到课率

开设课程门次数

学生参加学习人数

学生参加学习人次数

学生到课 率

产品设计

8

8

8

100%

16

223

16038

98.7%

环境设计

12

15

15

100%

30

341

26541

98.0%

视觉传达

10

11

11

100%

25

252

18981

97.5%

服装与服饰设计

9

11

11

100%

14

162

13986

98.0%

数字媒体艺术

7

8

8

100%

18

217

13797

99.0%

设计学

8

6

6

100%

8

115

7479

98.0%

动画

7

6

6

100%

7

95

6183

99.0%

建筑学

3

4

4

100%

3

2

162

100%

合计

64

69

69

100%

121

1407

103167

98.5%

 

 

(二)不同类型课程在线教学情况分析:

在线教学课程共开设41门,合计143门次数,其中理论课27门次,实验/实践课100门次,毕业论文/设计16门次。理论课线上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在线共享课程平台资源进行授课和辅导,如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等。实验/实践课主要通过“直播+自学自习+在线讨论+作业辅导“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在线智慧教学平台和工具,通过远程视频实践操作演示,克服空间局限,指导学生完成线上教学和实践创作任务。

 

课程类别

开课门数

开课门

次数

参与教师人数

参与学生

人数

参与学生

人次数

实验/实践

32

100

48

1407

85293

理论课

7

27

17

884

23760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2

16

45

479

25866

合计

41

143

110

2770

134919

 

课程属性

开课门数

开课门

次数

参与教师人数

参与学生

人数

参与学生

人次数

必修

6

70

35

510

68148

限选

28

43

30

894

35982

任选

5

14

10

328

8613

合计

39

127

75

1732

109053

 

 

三、在线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设计学院开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线教学也凸显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如下:

(一)硬件条件不足

在线教学的开展依赖于网络和电子产品等设施设备。受到疫情突如其来的袭击,广大学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部分学生没有携带电脑回家,只能使用智能手机上课和做作业,加之全国城乡差异性的网络速度,导致学习进度和效果不佳。

(二)平台使用不熟

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工具是成功在线教学的基本前提,在线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学生由于是初次使用相关教学平台和工具,对功能和操作不够了解和熟练,导致增加了教学难度、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还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师生在线教学的积极性。

(三)过程监督缺乏

线上教学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制约,资源可以得到跨地区的使用和传播,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学习的自觉性与自制力。无论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在线学习,游戏和娱乐软件对一些学生的影响,导致在缺乏时时监督的条件下,学生开小差的几率大幅增加。

(四)质量保证困难

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交流,笔记与思考的力度也不够,即使可以通过平台讨论,学生的参与度也十分有限,加上由于网络的延迟、卡顿等问题,课堂的流畅性也会被打断,学生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回复,这些都会使教学效果和质量打折扣。

 

四、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保障情况

(一)组织保障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云南艺术学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在《方案》研究制定和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学校分管领导认真督促、狠抓落实,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群策群力、协调配合,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设计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相继发布了相关通知。在各项《通知》中公布课程资源质量要求、在线教学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求、学生学习评价措施等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资源,秉承“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的理念,熟悉实现“信息投递、学习反馈、知识众筹”功能的在线教学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碎、动、减”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大规模实时交互式在线教学”,确保“实质等效”。

(二)条件保障

设计学院投入专项经费,为每位任课教师配备了耳麦、摄像头、数位板等教学设备,并积极搭建和使用共享在线课程平台资源和智慧教学工具。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为设备采购、购买服务、资源配置、教师培训、教学应用、考核激励等提供条件支持,保障在线教学的开展和推进。

(三)安全保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要求,加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强化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采取安全有效手段,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在线教学运行安全。

 

五、在线教学的经验与特色

(一)设计学院经过第一阶段的在线教学工作,逐渐形成了以下特色:

1、基于课程资源的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在课前根据课程设计,给出相关的问题。拿到问题后,基于网络资源或线下各类资源,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线教师辅导、汇报反馈。这种学习模式能够锻炼学生寻找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法

教师首先需要提供符合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自行理解,查阅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从而发现归纳总结某一类事物的规律与特点。案例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过程。(如下图)

案例式教学过程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应用知识、整合资源,主动探索、协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典型优秀教学案例和实践成果

1、产品设计专业

面对疫情,产品设计专业通过视频课程(直播与录播结合)、微信一对一指导、课后习作PPT云端投屏汇报三种主要形式推进理论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其间,云端实践创作课组织完成了“设计抗疫”主题创作活动。(如下图)

“腾讯会议”在线组长学生“破题”

 

 

 

 

创意方案示例

 

 

2、环境设计专业

为确保环境设计专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与当下疫情防控主题紧密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相关教师于202039日使用“腾讯会议”召开了关于如何做

好“抗疫家居空间设计”的专题会议,并把主题设计融入到抗疫的背景中,并以服务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并有计划地执行好教学组织、实施进度与成果展示。(如下图)

 

教师在线指导课题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借助课程教学的内容开展了“抗疫主题”的创意设计作品征集与教学实践工作。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教学完成了抗疫主题海报设计和抗疫主题标识设计等一系列的设计作品创作,积极参与社会各组织机构的公益宣传活动,在教学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传播影响和服务社会的运用价值。(如下图)


 

部分作品展示

六、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发展“双师”型课堂

充分通过网络资源,把网络名师作为线上教学的第一教师。同时,每门课程配备一名线下辅导的第二教师,负责对课堂学习的组织和学生的答疑,并对课程进行后续辅导,承担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双师”型的教学,可以实现名师授课的覆盖,使更多的学生能听到名师的课,也发挥了名师的作用,解决困扰教育均衡发展的优质教师紧缺问题,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减少教师的数量,促进公平教育的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驱动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主要是交流并解答问题,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七、我国在线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一)国外在线教育情况

目前国外在线教育的形态存有:多媒体资源形态(课程实录、短视频、动画、图像与文本资料)、如评测形态(题库、反馈数据分析等资料)、直播形态、教学互动形态。

特征是构建早、学科多、精品资源丰富(如“KHANACADEMY”),优势是科学严谨、评价系统完善、课程互动性强(如MOOC.org)。但也有一定的劣势如:语言方面、如界面交互逻辑与本土适应性方面、网络效率、内外网等问题存在。(如:Coursera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着诸多限制,同时字幕不能双语进行,全屏时字幕过小,以及Ipad版本字幕不能调出等问题。)

 

(二)国内在线教育情况

目前国内在线教育有着多种形态存在,如:多媒体资源形态(课程实录、短视频、动画、图像与文本资料)、如评测形态(题库、反馈数据分析等资料)、直播形态、教学互动形态(由简单的文字互动到视频、远程投屏或操作互动)。教学核心环节由“自主学习”、“互动辅导”、“作业联系”与“协同共育”构成。

特征是发展快、合作大学多、知识点微课化、资源建设数量多,优势是本土优化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增加速度快(如学堂在线)、APP交互设置顺畅、网络环境好,优秀高校合作与资源引入增多(如网易公开课设立了Courser专区)。劣势方面,虽然资源多但是质量高低不等(学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收费混乱缺乏标准、优秀精品资源少。

 

 

国内外在线教育优缺点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