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发挥专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我用青春秀撒尼”非遗品牌实践驻村工作队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8-2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聚焦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设计学院组建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我用青春秀撒尼”非遗品牌实践驻村工作队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

自2024年5月启动以来,“我用青春秀撒尼”非遗品牌实践驻村工作队,经过近4个月的具体工作,完成了对石林老挖村的阶段性服务工作,为暑期“三下乡”活动交上了一份“惠民实事”的答卷。在石林风景区管理局、老挖村村委会等多方指导帮助下,工作队一行开展了系列设计与项目落地工作,为后期长期介入该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工作保障。

老挖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是云南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石林风景区管理局等共建的文化试点村,其村落保有的撒尼刺绣技艺、密枝节、斗牛等项目都颇具特色。



项目实施过程主要由现场调研,设计开展,方案讨论,培训落实,后期跟进等五个单元展开。指导教师主要来自设计学院团委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团队成员由本科、研究生混合组成。该活动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实践单元,也是老挖村实习实训基地活动开展的具体举措。

具体设计方面,依据设计清单,小组成员完成了包括入村精神堡垒小品设计、入村花坛刺绣解说牌设计、入村沿途墙绘设计等多处任务目标,为当地设计绘制了IP形象,并以此延展出各类文创、包装设计方案,形成了基础的村指示系统,搭建了老挖村的非遗品牌形象。过程中,石林风景管理局昂贵老师、老挖村委会有关领导对设计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建议,也给设计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在地设计经验。基本形成了一套以石林老挖村彝族撒尼刺绣纹样为线索,逐步介绍村落文化体系、引出村落地缘优势的乡村振兴品牌设计思路。

为确保实施效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石林管理局建议下,团队成员与有关单位配合,落实开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试点村非遗传习馆讲解员培训活动》,配合完成了村民培训工作。此次培训共20名老挖村村民参与,其中男性学员9人,女性学员11人,含非老挖村户口女性1人。场外旁听14人(男性5人,女性9人),外籍人士4人(男性);另有政府工作人员2人,高校工作人员3人参加了部分课程学习,共计受益人数43人。学员中除1人来自外村以外,其他均来自老挖村社区。参训学员平均年龄47岁,都有自己的家庭,其丰富的社区群体构成,进一步扩大了培训的影响力。在三天的培训工作中,间接影响大、小老挖村民2500余人。

此次“我用青春秀撒尼”非遗品牌实践驻村工作的圆满结束,不仅标志着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国家一流本科建设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体现了专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度融合。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更为老挖村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力量。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从精神堡垒到墙绘,从IP形象到文创包装,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与智慧,也彰显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老挖村的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展现了文化试点村建设的巨大潜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石林风景区管理局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模式的可复制性与推广价值,为更多类似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宗旨,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积极发挥实践育人成效,不断探索艺术与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新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文化自信与国际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老挖村的蜕变,只是开始,更多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正等待着我们共同书写。


图文:“我用青春秀撒尼”非遗品牌实践驻村工作队

初审:袁自鹏

审核:王 瑛

终审:余光荣